兩大重點、四道防線,智慧警務從「治」到「智」
日期:2020-06-16
從可知、可用到可控、可靠,以“AI+”為標志的普惠型智能社會正朝我們闊步走來。譬如智慧警務,作為“平安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警務的目的是打造高質量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過去兩年,相關部門先后發(fā)布了包括《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等諸多文件,對于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更加詳細的規(guī)劃要求。 眼下,相關行業(yè)解決方案正在全國快速落地。某行業(yè)專家介紹,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助力智慧警務建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四道防線 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從外到內可分為四道防線:智慧公安檢查站、智慧街面巡防、治安要素管控以及智慧安防小區(qū)。 一? 道防線:智慧公安檢查站。 智慧公安檢查站部署在城市邊界,通過配備人臉識別、車輛識別、安檢設備、人證核驗、移動終端特征采集等智能感知設備,全面采集人、車、物、證、碼等數據。 通過對數據的綜合研判,提升對跨區(qū)域人員、車輛、物品的動態(tài)管控能力,將重點人員、重點車輛以及危險物品隔離在管轄范圍之外。 二? 道防線:智慧街面巡防。 智慧街面巡防部署在城市街面區(qū)域,依托街面警務站,整合各警力資源,確保遇到警情和突發(fā)案(事)件能夠及時反應、及時到達、及時有效處置。 同時,還需要整合PGIS、110 接警平臺、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人臉識別系統(tǒng)、無人機系統(tǒng)、無人機反制系統(tǒng)、巡邏機器人、移動單兵、4G/5G 回傳等相關業(yè)務系統(tǒng),打通數據壁壘,提高系統(tǒng)利用率,提高見警率、盤查率、管事率,提升震懾力和控制力。 三? 道防線:治安要素管控。 治安要素管控包括基礎數據采集、重點人員管控、重大活動安保、智慧內保、槍支彈藥管控、娛樂場所管控以及新興業(yè)態(tài)管控等多個方面。 這些應用場景采集的實時數據可為智慧公安的業(yè)務應用提供基礎數據支撐,比如以前采集的基礎數據是靠社區(qū)民警挨家挨戶上門采集,這種采集方式不僅耗時耗力,而且保證不了數據的真實性和時效性。 眼下,通過科技化的手段可以實時動態(tài)采集相關數據,不僅保證數據的時效性,也保證數據的可靠性,讓真實的數據產生實戰(zhàn)價值。 四? 道防線:智慧安防小區(qū)。 社區(qū)里的人員結構復雜、人員密度較大、車輛出入頻繁等特點決定了小區(qū)的管控是智慧公安業(yè)務應用的必要延伸。 智慧安防小區(qū)的建設可以圍繞社區(qū)警務室開展,在小區(qū)出入口、小區(qū)內部公共區(qū)域、單元樓入口部署部署三道防線,采集人臉信息、人體信息、車輛信息以及移動MAC數據等多維數據, 掌握重點人員行動軌跡,有效防范各種入室盜竊案件發(fā)生。 從汗水警務到智慧警務 一直以來,包括數據孤島、聯動機制不暢等問題均是政府職能部門的痼疾所在。包括公安系統(tǒng),各警種都有自己的業(yè)務系統(tǒng),但是各系統(tǒng)之間都是相對獨立的,很難進行數據融合共享。 該專家認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構建有利于打破部門數據壁壘,加快數據融合共享。 如街面巡防聯動機制,整合了多種業(yè)務系統(tǒng)以及多個業(yè)務警種力量。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主要由各地公安機關的治安管理部門主導建設,而治安部門的業(yè)務種類繁多、治安體系人數眾多等原因保證了治安管理部門可以采集多維數據以及鮮活的數據。 目前全國大概有5萬個派出所,60萬基層民警,占到全國警力資源的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基層民警的警力資源依然匱乏,工作強度依然很大,用“汗水警務”來形容現在基層民警的工作現狀一點也不為過。 以基礎數據采集為例,以往民警采集相關數據都是拿著紙質的表格采用登門拜訪的方式采集,但是這種采集方式效率低、數據真實性差,基層民警在定期考核的機制面前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這種現狀面前必須要轉變工作方法,向科技要警力。 智慧警務建設無止境 從設計角度來說,公安部門的遠景是:在全國各地建設一張立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網。而這張網的要求是:聯網共享、擁抱大數據、實現預測、預警、預防,以此驅動公安業(yè)務升級。 對于公安部門來說,如今他們正經歷著一場“智慧化變革”,而這場變革的目標是: 一、從事后被動處置向事前主動預防轉變,增強犯罪預見性、主動出擊; 二、讓警力下沉,形成強者作戰(zhàn)反應機制; 三、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好控發(fā)案。 但該專家也同時提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智慧公安的建設也非一日之功,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也只是從治安的角度給智慧公安增彩。 智慧警務沒有止境,只有更智慧。相關文章: